鹬蚌相危的意思是什么 | |
成 语 | 鹬蚌相危2025-02-23 13:28 |
拼 音 | yù bàng xiāng wēi - |
解 释 |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鹬的笔顺 蚌的笔顺 相的笔顺 危的笔顺 |
出 处 | 北齐·魏收《为东魏檄梁文》:“鹬蚌相危,我乘其弊。” |
近义词 | 鹬蚌相争 |
接 龙 | 危言逆耳 → 耳视目食 → 食前方丈 → 丈二和尚 → 尚虚中馈 → 馈贫之粮 → 粮尽援绝 → 绝路逢生 → 生花之笔 → 笔冢研穿 → 穿窬之盗 → 盗憎主人 → 人山人海 → 海沸山裂 → 裂地分茅 → 茅室蓬户 → 户曹参军 → 军令如山 → 山清水秀 → 秀外慧中 → 中冓之言 → 言简意少 → 少安毋躁 → 躁人之死 → 死而无怨 → 怨女旷夫 → 夫负妻戴 → 戴罪立功 → 功若丘山 → 山崩川竭 → 竭泽而渔 → 渔翁得利 → 利惹名牵 → 牵萝补屋 → 屋乌之爱 → 爱鹤失众 → 众川赴海 → 海中捞月 → 月旦春秋 → 秋毫勿犯 → 犯而勿校 → 校短量长 → 长年三老 → 老成持重 → 重足而立 → 立身行己 → 己饥己溺 → 溺心灭质 → 质伛影曲 → 曲高和寡 → 寡情薄意 → 意兴索然 → 然糠照薪 → 薪尽火传 → 传经送宝 → 宝山空回 → 回山转海 → 海怀霞想 → 想望风采 → 采薪之患 → 患得患失 → 失张失致 → 致远任重 → 重厚少文 → 文过其实 → 实繁有徒 → 徒托空言 → 言不及义 → 义断恩绝 → 绝色佳人 → 人面兽心 → 心平气和 → 和如琴瑟 → 瑟调琴弄 → 弄性尚气 → 气血方刚 → 刚戾自用 → 用非其人 → 人千人万 → |
释 义 |
|
翻 译 | A snipe and a clam locked in a fight |
鹬的成语 | 蚌的成语 | 相的成语 | 危的成语 |
---|---|---|---|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危 鹬蚌相持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 老蚌生珠 老蚌珠胎 剖蚌得珠 剖蚌求珠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持 | 阿党相为 安危相易 盎盂相击 盎盂相敲 拔刀相向 拔刀相助 | 安不忘危 兵凶战危 拨乱济危 趁人之危 乘人之危 存亡安危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不共戴天:不愿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 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详细» |
知高识低:谓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 是個聰明的人,在他門下,知高識低,温和待人。”《隋唐演义》第三十回:“你小小年紀,倒知高識低,曉得事務,先念皇恩,又不敢誇張,真可謂淑女矣!” | 详细» |
望尘奔溃:指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亦作“望尘奔北”。 | 详细» |
三班六房: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合称。三班是皂班、壮班、快班,都是差役。六房是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都是文书小吏。 | 详细» |
一狐之掖:比喻珍贵的东西。 同“一狐之腋”。 | 详细» |
狠心辣手:残忍的心肠,毒辣的手段。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