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 〈动〉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同本义 饰,刷也。——《说文》。按,字亦作拭。 凡祭祀,饰其牛牲。——《周礼·地官·封人》 装饰;修饰 运而有光者,饰也。——《大戴礼记·劝学》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史记·滑稽列传》 豹饰。——《礼记·玉藻》 君子不以绀緅饰。——《论语》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饰车(有彩漆文饰之车。大夫以上所乘);饰说(修饰美巧的文辞) 掩饰,粉饰 辩足以饰非。——《庄子·盗跖》 饰省宣义。——《史记·秦皇纪》。正义:谓文饰也。” 皆以情对,不能隐饰。——《汉书·范谤传》 又如:饰非(明知其过失而加以掩饰);饰诈(矫饰诈伪);饰智(设巧使诈以欺骗他人);饰过(掩饰过失);饰伪(矫饰和虚伪);饰非遂过(知过不改而更加掩饰,因使错误形成) 表扬,奖励 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荀子·王制》 又如:饰终(古代表扬死者尊荣的典礼);饰擢(奖励才能之士并加以拔擢任用) 通“饬”。整饬;整治 凡祭祀饰其牛牲。——《周礼·地官·封人》 欲民之有耻,则小耻不可不饰也。——《管子·权修》 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荀子·王制》 古者大国过小邑,小邑必饰城而请罪。——《谷梁传·襄公二十五年》 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贾谊《过秦论》
〈名〉 饰物,装饰品 青黄刻镂之饰。——《墨子·辞过》 同舍生皆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首饰;衣饰;花饰;窗饰;饰巾(戴头巾为饰,而不加冠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