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 〈动〉 同本义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聘礼》 殷人既葬而致事。——《仪礼·曾子问》 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致敬亭于幕府。——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致电上海。——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 招引;招致 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今宜厚待刘禅,以致 孙休。——《三国演义》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又如:导致(引起);致病;致残;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贤士);致聘(征聘) 造成;导致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致负诚托。——唐· 李朝威《柳毅传》 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致得(致使) 求取;获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致一己之能。——[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数数百金。——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致知格物(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养(得到养育) 表达 妇前致问。——唐· 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又如:致诚(表达诚挚的情意);致精(显示精巧) 奉献;献纳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又如:致君泽民(为皇帝效力,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转告;回报 荆轲遂见太子,言 田光己死,致 光之言。——《史记》 又如:致事(上报施政情况) 施加;施行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 我乃明致天罚。——《书·多士》 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罚(施加惩罚);致礼(向人施礼) 归还;交还 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三国演义》 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辞去官职);致位(辞去职位) 放置 。 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 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致一(专一);致志(集中注意力);致思(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致意(关注;集中心思) 通“至”。到达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庄子·外物》 卒先致缘陵。——《管子·大匡》 又 邢君出致于 齐。
〈副〉 通“至”。极,尽 致赏则匮。——《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致思于天文。——《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致曲(尽力研究细微的事理)
〈名〉 情趣;兴致 [蒋]干还,称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有致(富有情趣);别致;景致;致度(神采风度) 书卷,契据 献田宅者操书致。——《礼记·曲礼》
〈形〉 结构上细密 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礼记·月令》 又如:精致(精巧细致);密致(结构紧密;致密) 周密 德产之致也精微。——《礼记·礼器》 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又如:细致(精细周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