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 |
成 语 | 格物致知2025-02-23 10:11 |
拼 音 | gé wù zhì zhī - |
解 释 | 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格的笔顺 物的笔顺 致的笔顺 知的笔顺 |
出 处 |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
造 句 | 1、清末,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统名为“格致”,这是格物致知的简称。 更多.. |
接 龙 | 知雄守雌 → 雌雄未决 → 决胜千里 → 里通外国 → 国步艰难 → 难能可贵 → 贵不期骄 → 骄奢淫逸 → 逸以待劳 → 劳燕分飞 → 飞蛾赴火 → 火冒三丈 → 丈二和尚 → 尚虚中馈 → 馈贫之粮 → 粮多草广 → 广开才路 → 路见不平 → 平步登天 → 天空海阔 → 阔步高谈 → 谈笑自如 → 如牛负重 → 重床迭屋 → 屋如七星 → 星离雨散 → 散兵游勇 → 勇冠三军 → 军令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美尽善 → 善罢干休 → 休兵罢战 → 战不旋踵 → 踵足相接 → 接袂成帷 → 帷幕不修 → 修旧利废 → 废然而反 → 反躬自省 → 省吃俭用 → 用非其人 → 人声鼎沸 → 沸反连天 → 天朗气清 → 清风明月 → 月落星沉 → 沉吟不决 → 决断如流 → 流行坎止 → 止戈为武 → 武断乡曲 → 曲尽其妙 → 妙舞清歌 → 歌莺舞燕 → 燕雀处屋 → 屋乌之爱 → 爱如己出 → 出何经典 → 典妻鬻子 → 子虚乌有 → 有问必答 → 答非所问 → 问柳寻花 → 花朝月夜 → 夜深人静 → 静观默察 → 察颜观色 → 色丝虀臼 → 臼头深目 → 目睁口呆 → 呆头呆脑 → 脑满肠肥 → 肥甘轻暖 → 暖衣饱食 → 食辨劳薪 → 薪尽火传 → 传柄移藉 → 藉草枕块 → |
释 义 |
|
翻 译 | to study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to acquire knowledge ; pursuing knowledge to the end |
格的成语 | 物的成语 | 致的成语 | 知的成语 |
---|---|---|---|
格不相入 格于成例 格古通今 格天彻地 格杀不论 格杀勿论 | 比物丑类 比物此志 比物假事 比物连类 比物属事 辨物居方 | 操赢致奇 出奇致胜 盗食致饱 发财致富 发家致富 负乘致寇 | 白首相知 半解一知 饱汉不知饿汉饥 饱人不知饿人饥 不得而知 不识不知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神圣工巧: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 | 详细» |
羞与哙伍:哙:樊哙。韩信鄙视樊哙,不屑与他同为列侯。泛指以跟某人在一起为可耻。 | 详细» |
败军之将:打了败仗的将领。 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详细» |
一吠百声: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 详细» |
发荣滋长:1.草木繁茂地萌发生长。明 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仁義禮智者,求則得之者也……四者之入於心,如木之於地,根深柢固,故能發榮滋长,暢茂條達而生色也。”叶圣陶《倪焕之》十四:“有好几回,望着那些默默地发荣滋长的花草,竟发生一种酸味的凄然的感觉。” | 详细» |
斤斤计较:形容一点一滴、一丝一毫也要计较(含贬义)。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