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的意思是什么 | |
成 语 | 动辄得咎2025-05-15 23:31 |
拼 音 | dòng zhé dé jiù - |
解 释 | 动不动就 遭到责怪或受到处分。唐韩愈《进学解》:“跋前疐(zhì)后,动辄得咎。” 动辄(zhé):往往,动 不动就。咎(jiù):罪过。 动的笔顺 辄的笔顺 得的笔顺 咎的笔顺 |
出 处 | 唐·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 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
反义词 | 八面圆通 |
近义词 | 跋前踬后 |
例 句 | 对学生的管理要严而有度,不能使学生感到~。 |
造 句 | 1、即使动辄得咎,我们也应该明确执行我们的本职工作。 2、她很小就被卖给人家作童养媳,过着动辄得咎的日子。 3、如果你对人的态度客气一点,就不会经常动辄得咎了。 更多.. |
接 龙 | 咎有应得 → 得寸进尺 → 尺二秀才 → 才识过人 → 人急智生 → 生张熟魏 → 魏鹊无枝 → 枝词蔓语 → 语重情深 → 深入人心 → 心慈面软 → 软语温言 → 言近旨远 → 远怀近集 → 集思广益 → 益国利民 → 民和年稔 → 稔恶盈贯 → 贯盈恶稔 → 稔恶藏奸 → 奸掳烧杀 → 杀鸡取卵 → 卵覆鸟飞 → 飞蓬随风 → 风举云摇 → 摇头晃脑 → 脑满肠肥 → 肥遯鸣高 → 高掌远跖 → 跖狗吠尧 → 尧年舜日 → 日薄西山 → 山穷水断 → 断梗飘蓬 → 蓬户柴门 → 门堪罗雀 → 雀喧鸠聚 → 聚精会神 → 神至之笔 → 笔饱墨酣 → 酣歌醉舞 → 舞弄文墨 → 墨突不黔 → 黔驴技穷 → 穷家富路 → 路无拾遗 → 遗簪坠舄 → 舄乌虎帝 → 帝辇之下 → 下逐客令 → 令人喷饭 → 饭坑酒囊 → 囊萤照书 → 书囊无底 → 底死谩生 → 生拽活拖 → 拖人落水 → 水磨工夫 → 夫妻反目 → 目光炯炯 → 炯炯有神 → 神武挂冠 → 冠履倒置 → 置水之清 → 清渭浊泾 → 泾渭自分 → 分内之事 → 事火咒龙 → 龙韬豹略 → 略见一斑 → 斑斑点点 → 点胸洗眼 → 眼疾手快 → 快人快语 → 语近词冗 → 冗词赘句 → 句栉字比 → 比肩系踵 → 踵事增华 → |
释 义 |
|
翻 译 | be blamed for every move; be frequently taken to task |
动的成语 | 辄的成语 | 得的成语 | 咎的成语 |
---|---|---|---|
动不失时 动中窾要 动中竨要 动之以情 动人心弦 动人心魄 | 动辄得咎 | 傲睨得志 拔十得五 班师得胜 逼不得已 必不得已 成败得失 | 动辄得咎 既往不咎 进退惟咎 盈满之咎 自取其咎 自贻伊咎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哑子寻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同“哑子做梦”。 | 详细» |
人贫智短: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 同“人穷智短”。 | 详细» |
墨汁未干: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 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详细» |
偷梁换柱:《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 ”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 详细» |
习俗移人:本作“習俗移性”。谓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晏子春秋·杂上二三》:“嬰 聞:汩常移質,習俗移性。”《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安定 山谷之間,昆戎 舊壤,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李善 注:“言豈隨懷安貪鄙之俗,而移人之本性者哉!”清 夏燮《<中西纪事>後序》:“嗟嗟,習俗移人,賢者不免;是非所判,行路皆知!” | 详细» |
周情孔思: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