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太阿的意思是什么 | |
成 语 | 倒持太阿2025-04-05 21:17 |
拼 音 | dǎo chí tài ā - |
解 释 | 太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倒的笔顺 持的笔顺 太的笔顺 阿的笔顺 |
出 处 | 《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 |
近义词 | 倒持泰阿 |
接 龙 | 阿弥陀佛 → 佛口蛇心 → 心惊胆落 → 落落大方 → 方领矩步 → 步罡踏斗 → 斗鸡走犬 → 犬牙相错 → 错落高下 → 下笔如神 → 神领意得 → 得意忘象 → 象箸玉杯 → 杯觥交杂 → 杂乱无章 → 章句小儒 → 儒雅风流 → 流离颠疐 → 疐后跋前 → 前无古人 → 人微言贱 → 贱入贵出 → 出师不利 → 利齿能牙 → 牙白口清 → 清夜扪心 → 心灰意败 → 败军之将 → 将门有将 → 将功折罪 → 罪恶昭彰 → 彰明昭着 → 着手生春 → 春风化雨 → 雨宿风餐 → 餐风宿雨 → 雨帘云栋 → 栋折榱坏 → 坏植散群 → 群雄逐鹿 → 鹿死谁手 → 手足失措 → 措置裕如 → 如临深渊 → 渊亭山立 → 立身行己 → 己溺己饥 → 饥不择食 → 食不充肠 → 肠肥脑满 → 满脸春色 → 色胆包天 → 天夺之魄 → 魄荡魂摇 → 摇头摆脑 → 脑满肠肥 → 肥马轻裘 → 裘马声色 → 色丝虀臼 → 臼头深目 → 目注心营 → 营私植党 → 党同妬异 → 异口同辞 → 辞严义正 → 正色直绳 → 绳愆纠谬 → 谬采虚誉 → 誉不绝口 → 口沸目赤 → 赤心奉国 → 国色天姿 → 姿意妄为 → 为万安计 → 计合谋从 → 从流忘反 → 反躬自责 → 责备求全 → 全民皆兵 → |
释 义 |
|
翻 译 | Hold the sword by the blade |
倒的成语 | 持的成语 | 太的成语 | 阿的成语 |
---|---|---|---|
倒三颠四 倒冠落佩 倒冠落珮 倒凤颠鸾 倒因为果 倒屣相迎 | 把持不定 倒持干戈 倒持戈矛 倒持手板 倒持太阿 倒持泰阿 | 安如太山 逼人太甚 倒持太阿 粉饰太平 花花太岁 欺人太甚 | 柴立不阿 持正不阿 倒持太阿 倒持泰阿 方正不阿 奉公不阿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凤翥鸾翔:像凤凰高飞。 比喻女子婚姻美满得意。 | 详细» |
瑶池女使:传说西王母住在瑶池,以青鸟为使者,向汉武帝传递消息。后指传信的使者。 | 详细» |
假力于人: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 详细» |
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记载,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那里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 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 详细» |
进道若蜷: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同“进道若退”。 | 详细» |
舍道用权:谓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晋 葛洪《抱朴子·良规》:“周公 之攝王位,伊尹 之黜 太甲,霍光 之廢 昌邑,孫綝 之退 少帝,謂之舍道用權,以安社稷。”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