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穿针的意思是什么 | |
成 语 | 引线穿针2025-05-05 06:06 |
拼 音 | yǐn xiàn chuān zhēn - |
解 释 | 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引的笔顺 线的笔顺 穿的笔顺 针的笔顺 |
出 处 | 汉·刘向《说苑·善说》:“缕困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二:“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
接 龙 | 针头削铁 → 铁嘴钢牙 → 牙白口清 → 清风亮节 → 节中长节 → 节用爱民 → 民殷国富 → 富贵荣华 → 华冠丽服 → 服牛乘马 → 马上房子 → 子虚乌有 → 有才无命 → 命世之才 → 才蔽识浅 → 浅见寡闻 → 闻所未闻 → 闻鸡起舞 → 舞弄文墨 → 墨迹未干 → 干净利落 → 落叶归根 → 根盘蔕结 → 结驷连骑 → 骑鹤上扬 → 扬幡招魂 → 魂飞胆战 → 战无不克 → 克己复礼 → 礼崩乐坏 → 坏植散群 → 群蚁溃堤 → 堤溃蚁孔 → 孔席不适 → 适情率意 → 意味深长 → 长目飞耳 → 耳红面赤 → 赤绳系足 → 足食丰衣 → 衣锦过乡 → 乡壁虚造 → 造謡生事 → 事半功百 → 百舌之声 → 声求气应 → 应付裕如 → 如坐针毡 → 毡上拖毛 → 毛骨悚然 → 然糠照薪 → 薪桂米珠 → 珠槃玉敦 → 敦风厉俗 → 俗不可医 → 医时救弊 → 弊衣箪食 → 食不重肉 → 肉飞眉舞 → 舞文玩法 → 法轮常转 → 转斗千里 → 里外夹攻 → 攻城掠地 → 地旷人稀 → 稀世之宝 → 宝山空回 → 回嗔作喜 → 喜见于色 → 色飞眉舞 → 舞榭歌台 → 台阁生风 → 风骨峭峻 → 峻宇雕墙 → 墙风壁耳 → 耳闻目睹 → 睹物思人 → 人非草木 → 木坏山颓 → |
释 义 |
|
翻 译 | a pull-through to thread a needle; fig. to act as go-between |
引的成语 | 线的成语 | 穿的成语 | 针的成语 |
---|---|---|---|
引人入胜 引人注目 引以为憾 引以为戒 引以为耻 引以为荣 | 步线行针 断线风筝 断线偶戏 断线鹞子 一线生机 一线之路 | 百步穿杨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滴水穿石 斗筲穿窬 短褐穿结 发怒穿冠 | 暗度金针 步线行针 大海捞针 大政方针 东海捞针 法灸神针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点指划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同“点手划脚”。 | 详细» |
叹为观止:《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意思是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别的乐舞不必再看了。后用“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详细» |
义形于色:《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主持正义的心情表现在脸上。形:表现。 | 详细» |
飞蛾投火:也说飞蛾 扑火。比喻自取灭亡。《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详细» |
慕古薄今:慕:羡慕,仰慕;薄:轻薄。指厚古薄今。 | 详细» |
一唱一和:此唱彼和。 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和(hè)。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