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不发的意思是什么 | |
成 语 | 引而不发2025-02-23 13:42 |
拼 音 | yǐn ér bù fā - |
解 释 | 《孟子·尽心上》:“引而不发,跃如也。 ” 拉开弓,搭上箭,不射出去,做出跃跃欲射的姿势,以便让人学习,体会射箭的技能。比喻善于启发、引导或控制。引:拉弓。发:射箭。 引的笔顺 而的笔顺 不的笔顺 发的笔顺 |
出 处 |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
反义词 | 一触即发 盘马弯弓 |
近义词 | 枕戈待旦 |
例 句 | 我游击队员,埋伏在路旁的草丛中,~,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圈。 |
造 句 | 1、我游击队员,埋伏在路旁的草丛中,引而不发,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圈。 2、教育人采用引而不发的方法比直言直语要好得多。 3、王老师讲课善于引而不发,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 更多.. |
接 龙 | 发凡起例 → 例行差事 → 事与愿违 → 违世絶俗 → 俗不可耐 → 耐人咀嚼 → 嚼齿穿龈 → 龈齿弹舌 → 舌战群儒 → 儒雅风流 → 流言飞语 → 语四言三 → 三沐三薰 → 薰天赫地 → 地崩山摧 → 摧眉折腰 → 腰缠万贯 → 贯朽粟陈 → 陈古刺今 → 今是昔非 → 非驴非马 → 马上看花 → 花朝月夕 → 夕惕朝乾 → 乾乾翼翼 → 翼翼飞鸾 → 鸾飞凤舞 → 舞爪张牙 → 牙白口清 → 清都紫微 → 微乎其微 → 微过细故 → 故弄虚玄 → 玄圃积玉 → 玉洁冰清 → 清净无为 → 为德不终 → 终始若一 → 一身是胆 → 胆大包天 → 天空海阔 → 阔论高谈 → 谈过其实 → 实蕃有徒 → 徒乱人意 → 意气飞扬 → 扬威耀武 → 武不善作 → 作奸犯罪 → 罪恶昭彰 → 彰明较着 → 着人先鞭 → 鞭约近里 → 里谈巷议 → 议论风发 → 发秃齿豁 → 豁人耳目 → 目送手挥 → 挥洒自如 → 如汤浇雪 → 雪兆丰年 → 年高望重 → 重纸累札 → 札手舞脚 → 脚不沾地 → 地瘠民贫 → 贫贱骄人 → 人烟稠密 → 密不通风 → 风雅兴寄 → 寄人檐下 → 下回分解 → 解纷排难 → 难鸣孤掌 → 掌上观纹 → 纹丝没动 → 动心怵目 → 目无下尘 → 尘饭涂羹 → |
释 义 |
|
翻 译 | to go through the motions; to pull the bow without shooting (idiom from Mencius); ready and waiting for action; to practice; a trial run |
引的成语 | 而的成语 | 不的成语 | 发的成语 |
---|---|---|---|
引人入胜 引人注目 引以为憾 引以为戒 引以为耻 引以为荣 | 哀而不伤 备而不用 毙而后已 避而不谈 博而不精 博而寡要 | 哀而不伤 暧昧不明 按兵不动 按兵不举 按捺不住 暗室不欺 | 百中百发 不差毫发 不悱不发 不绝如发 不爽毫发 苍颜白发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不共戴天:不愿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 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详细» |
知高识低:谓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 是個聰明的人,在他門下,知高識低,温和待人。”《隋唐演义》第三十回:“你小小年紀,倒知高識低,曉得事務,先念皇恩,又不敢誇張,真可謂淑女矣!” | 详细» |
望尘奔溃:指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亦作“望尘奔北”。 | 详细» |
三班六房: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合称。三班是皂班、壮班、快班,都是差役。六房是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都是文书小吏。 | 详细» |
一狐之掖:比喻珍贵的东西。 同“一狐之腋”。 | 详细» |
狠心辣手:残忍的心肠,毒辣的手段。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