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的意思是什么 | |
成 语 | 四书五经2025-05-15 12:01 |
拼 音 | sì shū wǔ jīng - |
解 释 |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它们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四的笔顺 书的笔顺 五的笔顺 经的笔顺 |
出 处 | 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 |
接 龙 | 经久不衰 → 衰当益壮 → 壮志凌云 → 云翻雨覆 → 覆亡无日 → 日省月课 → 课嘴撩牙 → 牙牙学语 → 语短情长 → 长辔远驭 → 驭凤骖鹤 → 鹤膝蜂腰 → 腰金拖紫 → 紫绶金章 → 章甫荐履 → 履盈蹈满 → 满袖春风 → 风华浊世 → 世代书香 → 香消玉殒 → 殒身不恤 → 恤老怜贫 → 贫而乐道 → 道高望重 → 重床迭屋 → 屋乌之爱 → 爱日惜力 → 力争上游 → 游必有方 → 方正不阿 → 阿鼻地狱 → 狱货非宝 → 宝山空回 → 回肠伤气 → 气焰嚣张 → 张王赵李 → 李白斗酒 → 酒食征逐 → 逐末弃本 → 本枝百世 → 世世代代 → 代拆代行 → 行不贰过 → 过屠大嚼 → 嚼墨喷纸 → 纸上谭兵 → 兵销革偃 → 偃武兴文 → 文采风流 → 流星赶月 → 月旦春秋 → 秋收东藏 → 藏锋敛鋭 → 鋭挫望絶 → 絶妙好词 → 词正理直 → 直权无华 → 华不再扬 → 扬长避短 → 短见薄识 → 识时达务 → 务本抑末 → 末大必折 → 折冲樽俎 → 俎樽折冲 → 冲云破雾 → 雾阁云窗 → 窗间过马 → 马首是瞻 → 瞻云就日 → 日新月著 → 著书立说 → 说白道緑 → 緑林好汉 → 汉官威仪 → 仪静体闲 → 闲言泼语 → 语笑喧呼 → 呼牛呼马 → |
释 义 |
|
翻 译 | Confucian classics |
四的成语 | 书的成语 | 五的成语 | 经的成语 |
---|---|---|---|
四不拗六 四书五经 四亭八当 四体不勤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百骸 | 大书特书 丹书白马 丹书铁契 丹书铁券 掉书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博览五车 不为五斗米折腰 腹载五车 铭感五内 目迷五色 七相五公 | 白蜡明经 白首穷经 诞幻不经 诞谩不经 诞罔不经 诞妄不经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是非颠倒: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 详细» |
神采奕然: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 详细» |
戴高帽子:比喻对人说恭维的话。也说戴高帽儿。 | 详细» |
约法三章:刘邦(汉高祖)占领秦都城咸阳后,为了收揽人心,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召集“关中诸县父老、豪杰”宣布“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表示“余悉除去秦法”,史称“约法三章”。后泛指订立共同遵守的简要条款。 | 详细» |
虱处裈中:裈:裤子。 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 详细» |
付诸一炬:炬:火把。一把火全部烧了。同“付之一炬”。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