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行赏的意思是什么 | |
成 语 | 论功行赏2025-05-15 23:41 |
拼 音 |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 |
解 释 | 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的笔顺 功的笔顺 行的笔顺 赏的笔顺 |
出 处 | 《三国志·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
反义词 | 无功受禄 坐享其成 赏罚不明 |
近义词 | 照功行赏 赏罚分明 计功行赏 |
例 句 | 他的功劳最大,~,也该他是先进。 |
造 句 | 1、小朋友都坐好,今天咱们论功行赏,回答问题对的发大的,回答错的不给发。 2、这次行动他表现得最为出色,可是论功行赏却没有他的份,这真叫人纳闷。 3、他的功劳最大,论功行赏,也该他是先进。 更多.. |
接 龙 | 赏信罚明 → 明教不变 → 变危为安 → 安邦治国 → 国富民强 → 强而后可 → 可想而知 → 知无不尽 → 尽如人意 → 意合情投 → 投桃报李 → 李郭同舟 → 舟车劳顿 → 顿足失色 → 色如死灰 → 灰身泯智 → 智藏瘝在 → 在劫难逃 → 逃之夭夭 → 夭桃襛李 → 李广未封 → 封豨修蛇 → 蛇口蜂针 → 针头线脑 → 脑满肠肥 → 肥头大耳 → 耳鬓厮磨 → 磨铅策蹇 → 蹇之匪躬 → 躬耕乐道 → 道长论短 → 短叹长吁 → 吁天呼地 → 地大物博 → 博闻强志 → 志大才疏 → 疏而不漏 → 漏泄春光 → 光前絶后 → 后悔不及 → 及笄年华 → 华屋山丘 → 丘山之功 → 功盖天下 → 下车作威 → 威风八面 → 面红面緑 → 緑林好汉 → 汉官威仪 → 仪表不凡 → 凡夫俗子 → 子子孙孙 → 孙康映雪 → 雪月风花 → 花好月圆 → 圆顶方趾 → 趾踵相错 → 错落高下 → 下笔有神 → 神摇意夺 → 夺其谈经 → 经纬万端 → 端倪可察 → 察言观行 → 行间字里 → 里出外进 → 进退裕如 → 如是我闻 → 闻所未闻 → 闻风响应 → 应对如响 → 响彻云际 → 际遇风云 → 云布雨施 → 施命发号 → 号寒啼饥 → 饥不遑食 → 食不重肉 → 肉眼惠眉 → |
释 义 |
|
翻 译 | award people according to their contributions; dispense rewards or honors according to merit |
论的成语 | 功的成语 | 行的成语 | 赏的成语 |
---|---|---|---|
论世知人 论今说古 论列是非 论功受赏 论功封赏 论功行封 | 班功行赏 称功颂德 酬功给效 大功毕成 大功告成 伐功矜能 | 班功行赏 便宜行事 步线行针 猜枚行令 猜拳行令 才高行厚 | 班功行赏 功高不赏 孤芳自赏 果刑信赏 横恩滥赏 击节称赏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哑子寻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同“哑子做梦”。 | 详细» |
人贫智短: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 同“人穷智短”。 | 详细» |
墨汁未干: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 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详细» |
偷梁换柱:《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 ”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 详细» |
习俗移人:本作“習俗移性”。谓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晏子春秋·杂上二三》:“嬰 聞:汩常移質,習俗移性。”《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安定 山谷之間,昆戎 舊壤,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李善 注:“言豈隨懷安貪鄙之俗,而移人之本性者哉!”清 夏燮《<中西纪事>後序》:“嗟嗟,習俗移人,賢者不免;是非所判,行路皆知!” | 详细» |
周情孔思: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