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诵心惟的意思是什么 | |
成 语 | 口诵心惟2025-04-25 23:54 |
拼 音 | kǒu sòng xīn wéi - |
解 释 | 诵:朗读;惟:思考。 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口的笔顺 诵的笔顺 心的笔顺 惟的笔顺 |
出 处 | 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卷:“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 |
近义词 | 口诵心维 |
接 龙 | 惟日不足 → 足不履影 → 影形不离 → 离群索居 → 居下讪上 → 上行下效 → 效颦学步 → 步步登高 → 高下在口 → 口耳之学 → 学如登山 → 山摇地动 → 动之以情 → 情不可却 → 却老还童 → 童男童女 → 女长当嫁 → 嫁狗随狗 → 狗拿耗子 → 子孝父慈 → 慈悲为本 → 本支百世 → 世态人情 → 情同骨肉 → 肉飞眉舞 → 舞文饰智 → 智穷才尽 → 尽诚竭节 → 节中长节 → 节上生枝 → 枝节横生 → 生而知之 → 之死靡二 → 二三其德 → 德薄才疏 → 疏财仗义 → 义不生财 → 财不露白 → 白头到老 → 老牛破车 → 车量斗数 → 数黄道黑 → 黑天半夜 → 夜郞自大 → 大廷广众 → 众口交赞 → 赞口不絶 → 絶后光前 → 前合后仰 → 仰屋窃叹 → 叹老嗟卑 → 卑以自牧 → 牧猪奴戏 → 戏彩娱亲 → 亲痛仇快 → 快心遂意 → 意得志满 → 满盘皆输 → 输心服意 → 意前笔后 → 后悔莫及 → 及时行乐 → 乐极则悲 → 悲愁垂涕 → 涕泗横流 → 流芳千古 → 古为今用 → 用尽心机 → 机杼一家 → 家常茶饭 → 饭来开口 → 口不应心 → 心中有数 → 数黄道白 → 白发偕老 → 老于世故 → 故土难离 → 离析涣奔 → 奔轶絶尘 → |
释 义 |
|
翻 译 | While pondering its meaning |
口的成语 | 诵的成语 | 心的成语 | 惟的成语 |
---|---|---|---|
口不二价 口不应心 口不择言 口中蚤虱 口中雌黄 口传心授 | 传诵一时 春诵夏弦 口诵心惟 口诵心维 日诵五车 循诵习传 | 别出心裁 别具心肠 别有心肠 别有心肝 财迷心窍 齿少心锐 | 口诵心惟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贼喊捉贼:自己是贼还喊叫捉贼,比喻为了逃脱罪责,故意混淆视听,转移目标。 | 详细» |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 详细» |
风餐水宿:同“風飡水宿”。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生受了些風餐水宿,巴的到祖貫鄉閭。”明 顾大典《青衫记·兴遇蛮素》:“我老身與女兒行至此間,風餐水宿,受了多少辛苦,不覺又是 下邽 地方了。” | 详细» |
千篇一律:形容文章公式化。 也比喻完全按老一套,没有任何变化。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张为称白乐天…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 详细» |
偷香窃玉:比喻引诱妇女。 | 详细» |
易俗移风: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