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之劳的意思是什么 | |
成 语 | 涓滴之劳2025-05-15 23:15 |
拼 音 | juān dī zhī láo - |
解 释 | 涓:细流;滴:水珠。很小的一点功劳。 涓的笔顺 滴的笔顺 之的笔顺 劳的笔顺 |
出 处 | 唐·李世民《赐刘洎自尽诏》:“刘洎出自闾武,言行罕称,于国无涓滴之劳,在朕匪粉榆之旧。” |
接 龙 | 劳筋苦骨 → 骨瘦如柴 → 柴毁灭性 → 性烈如火 → 火耕水种 → 种玉蓝田 → 田翁野老 → 老而不死 → 死声咷气 → 气壮理直 → 直眉睖眼 → 眼花缭乱 → 乱头粗服 → 服牛乘马 → 马到功成 → 成羣集党 → 党邪陷正 → 正容亢色 → 色飞眉舞 → 舞弊营私 → 私心自用 → 用非所学 → 学疏才浅 → 浅见寡闻 → 闻风远遁 → 遁阴匿景 → 景星麟凤 → 凤食鸾栖 → 栖丘饮谷 → 谷父蚕母 → 母以子贵 → 贵贱无二 → 二三君子 → 子曰诗云 → 云窗月户 → 户枢不蝼 → 蝼蚁贪生 → 生面别开 → 开心见诚 → 诚心诚意 → 意转心回 → 回文织锦 → 锦绣肝肠 → 肠肥脑满 → 满城风雨 → 雨沾云惹 → 惹火烧身 → 身名俱败 → 败鳞残甲 → 甲冠天下 → 下愚不移 → 移易迁变 → 变动不居 → 居大不易 → 易于拾遗 → 遗风余烈 → 烈火真金 → 金风玉露 → 露往霜来 → 来者不拒 → 拒人千里 → 里外夹攻 → 攻城掠地 → 地北天南 → 南箕北斗 → 斗水活鳞 → 鳞次相比 → 比翼连枝 → 枝对叶比 → 比肩齐声 → 声嘶力竭 → 竭力虔心 → 心焦如焚 → 焚尸扬灰 → 灰身粉骨 → 骨瘦形销 → 销声避影 → 影只形孤 → 孤行己见 → |
释 义 |
|
翻 译 | A drop in the bucket |
涓的成语 | 滴的成语 | 之的成语 | 劳的成语 |
---|---|---|---|
涓埃之力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涓滴不漏 涓滴不遗 涓滴之劳 涓滴归公 | 涓滴不漏 涓滴不遗 涓滴成河 涓滴归公 涓滴微利 涓滴之劳 | 爱莫之助 暧昧之情 安身之处 安身之地 鞍马之劳 岸谷之变 | 鞍马之劳 案牍之劳 不敢告劳 吃苦耐劳 负任蒙劳 旰食之劳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哑子寻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同“哑子做梦”。 | 详细» |
人贫智短: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 同“人穷智短”。 | 详细» |
墨汁未干: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 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详细» |
偷梁换柱:《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 ”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 详细» |
习俗移人:本作“習俗移性”。谓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晏子春秋·杂上二三》:“嬰 聞:汩常移質,習俗移性。”《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安定 山谷之間,昆戎 舊壤,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李善 注:“言豈隨懷安貪鄙之俗,而移人之本性者哉!”清 夏燮《<中西纪事>後序》:“嗟嗟,習俗移人,賢者不免;是非所判,行路皆知!” | 详细» |
周情孔思: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