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词、三字组词、三怎么组词 | 详细 |
三藐:[ sān miǎo ]见“三藐三菩提”。 | 详细» |
三騣:[ sān zōng ]指骏马鬃毛经修剪而成的三辫式样。唐 御马多以此为饰。唐 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騣高。”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东坡笔记》谓:‘李将军 思训 作《明皇摘瓜图》:嘉陵 山川,帝乘赤驃,起三騣……不知三騣谓何,今乃见 岑参 诗有《卫尚书赤驃马歌》云:赤髯胡雏金剪刀,平时剪出三騣高。乃知 唐 御马多剪治,而三騣其饰也。’”后以“三騣马”指御马。清 朱彝尊《癸亥除日侍宴乾清宫夜归赋》诗:“归鞍笑逐三騣马,守岁欢迎五尺童。” | 详细» |
三晡:[ sān bū ]晡为申时,一般分上晡、中晡、下晡,故又称三晡。 | 详细» |
三蔡:[ sān cài ]宋 蔡确、蔡卞、蔡京 三人的合称。 | 详细» |
三啇:[ sān dí ]见“三商”。 | 详细» |
三蝬:[ sān zōng ]介类动物名。 | 详细» |
三鬴:[ sān fǔ ]古代一般年成每人每月的食米数量,指喻菲薄的俸禄。 | 详细» |
三陔:[ sān gāi ]见“三垓”。 | 详细» |
逛三:[ guàng sān ]是对某人行为习惯的印象或评说。 | 详细» |
三皈:[ sān guī ]见“三归”。 | 详细» |
三虢:[ sān guó ]古代 虢国 有 东虢、西虢、北虢 之分,先后为 郑、秦、晋 所灭。见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后亦泛称“三虢”。 | 详细» |
三浣:[ sān huàn ]见“三澣”。 | 详细» |
三韭:[ sān jiǔ ]南朝 齐 庾杲之 家贫,食唯韭菹、生韭,谓之三韭。见《南齐书·庾杲之传》。后泛指蔬菜。 | 详细» |
三吏:[ sān lì ]1.即三公。《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於三吏。”杜预 注:“三吏,三公也。三公者,天子之吏也。”北齐 杜弼《檄梁文》:“位此三吏,邑啟千社。”参见“三公”。2.指三卿。《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孔晁 注:“三吏,三卿也。”3.指 唐 杜甫 的著名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文学史上与他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吏三别”。 | 详细» |
三泖:[ sān mǎo ]即 泖湖。在 上海市 松江县 西。有上、中、下三泖。上承 淀山湖,下流合 黄浦 入海。今多淤积为田。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吴中书寄汉南裴尚书》诗:“三泖 凉波鱼蕝动,五茸 春草雉媒娇。”宋 何薳《春渚纪闻·泖茆字异》:“今观所谓 三泖,皆漫水巨浸,春夏则荷蒲演迤,水风生凉;秋冬则葭苇藂蘙,鱼屿相望,初无江湖凄凛之色。所谓冬暖夏凉者,正尽其美。”清 邵在衡《江南行》:“江 南地本神皋区,吴淞 三泖 似画图。” | 详细» |
三淖:[ sān nào ]传说中川泽名。 | 详细» |
三枿:[ sān niè ]1.同“三櫱”。2.《汉书·叙传下》:“三枿之起,本根既朽,枯杨生华,曷惟其旧!”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诗》云‘包有三枿’。《尔雅》曰:‘烈、枿,餘也。’谓木斫髠而復枿生也。喻 魏 、 齐 、 韩 皆灭而復起。若髠木更生也。” | 详细» |
三愆:[ sān qiān ]三种过失。 | 详细» |
三郄:[ sān xì ]同“三郤”。春秋晋大夫却锜﹑却犨﹑却至的合称。 | 详细» |
三睘:[ sān qióng ]三次转身。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