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组词、箭字组词、箭怎么组词 | 详细 |
鈚箭:[ pī jiàn ]箭头较薄而阔,箭杆较长的一种箭。 | 详细» |
鈚子箭:[ pī zǐ jiàn ]即鈚箭。 | 详细» |
箭筈:[ jiàn kuò ]箭的末端。 | 详细» |
骲箭:[ bào jiàn ]用骨或木做箭头的箭。箭头有孔,发射时能发出响声,故又称响箭。《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左右 王天恩 曰:‘领军腹大,是佳射堋;一箭便死,后无復射;不如以骲箭射之。’帝乃更以骲箭射,正中其齐。”胡三省 注:“余谓骨鏃亦能害人,况以之射人腹乎!盖当时所谓骲箭者,必非骨鏃。”明 王志坚《表异录·器用》:“骲箭,响箭也。”《尔雅·释器》“骨鏃不翦羽谓之志”清 郝懿行 义疏:“骲箭古用骨,今亦用木,仍曰骲头。” | 详细» |
箭箙:[ jiàn fú ]见“箭服”。 | 详细» |
箭簳:[ jiàn gàn ]见“箭竿”。 | 详细» |
箭筩:[ jiàn tǒng ]即箭筒。《左传·昭公十三年》“司鐸射 怀锦奉壶饮冰”晋 杜预 注:“冰,箭筩盖,可以取饮。”孔颖达 疏:“冰是箭筩之盖,相传为然。本作此器盖箭筩,脱而用之可以取饮。此以壶盛饮,用此冰而饮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晋 杜预 注:“冰,櫝丸盖。或云櫝丸是箭筩,其盖可以取饮。”孔颖达 疏:“贾逵 云:‘冰,櫝丸盖也。’则是相传为此言也……或説櫝丸是箭筩,其盖可以取饮。”参见“箭筒”。 | 详细» |
箭栝:[ jiàn guā ]箭的末端。 | 详细» |
鹄箭:[ hú jiàn ]1.靶与箭。2.指中靶之箭。 | 详细» |
箭箬:[ jiàn ruò ]即箬竹。秆匀细而节长,中空极小,可以制筷。叶片宽大,可以裹粽和制船篷。《太平御览》卷七○四引《郭文举别传》:“文举,河 内人也。怀帝 未济江。至 餘杭 市卖箭箬,易盐米。”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上》:“《艺苑雌黄》云:‘张景阳《七命》云:“乃有 荆南 乌程,豫北 竹叶。”説者以 荆南 为 荆州 耳,然 乌程县 今在 湖州,与 荆州 相去甚远,县南五十步有 箬溪,夹溪悉生箭箬。’”参见“箬竹”。 | 详细» |
髇箭:[ xiāo jiàn ]亦作“骹箭”。亦作“髐箭”。髇矢。 | 详细» |
箭猺:[ jiàn yáo ]谓发髻上插有竹簪的瑶族女子。 | 详细» |
箭茁:[ jiàn zhuó ]笋芽。 | 详细» |
夏箭:[ xià jiàn ]指良箭。 | 详细» |
弦箭:[ xián jiàn ]弦上之箭。 | 详细» |
折箭:[ shé jiàn ]1.相传北魏吐谷浑族阿豺和元祖先朵奔蔑儿干妻阿阑豁阿都曾以一箭易断,多箭难折为喻,教育诸子同心协力。事见《魏书·吐谷浑传》、《元朝秘史》卷一。2.表示忠实履行誓约。 | 详细» |
百箭:[ bǎi jiàn ]一百支箭。亦喻无数忧烦痛苦。《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追骑至,亲信都督 尉兴庆 曰:‘王去矣,兴庆 腰边百箭,足杀百人。’”宋 欧阳修《读书》诗:“自从中年来,人事攻百箭。”宋 孙觌《兰溪津亭病起》诗:“风波涌地千沤发,创痏钻皮百箭攻。”如:百箭钻心。 | 详细» |
信箭:[ xìn jiàn ]作为凭证的令箭。 | 详细» |
铃箭:[ líng jiàn ]响箭。 | 详细» |
将军箭:[ jiāng jūn jiàn ]1.《隋书·史万岁传》:“军次冯翊,见羣雁飞来,万岁谓士彦曰:‘请射行中第三者。’既射之,应弦而落,三军莫不悦服。”史万岁官至上大将军、左领军将军。后因以“将军箭”为称美射技高超之典。2.将军的令箭,军中发布命令时用。喻说话算数。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