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的成语、带口字的成语 | 详细 |
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 详细» |
拙口笨腮:嘴巴笨拙。指不善于言辞。 | 详细» |
拙口钝腮:比喻嘴笨,没有口才。 | 详细» |
簧口利舌:形容善于言辞。 多含贬义。明 袁宏道《与兰泽云泽叔书》:“令所對者,鶉衣百結之糧長,簧口利舌之刁民,及蟣蝨滿身之囚徒耳。” | 详细» |
羣口铄金:同“眾口鑠金”。形容舆论影响的强大或比喻人多口杂,足以混淆是非。宋 李纲《谢亲笔札子》:“陛下察其心於羣口鑠金之際,薄其罪於衆人欲殺之時。” | 详细» |
相与一口:串通一气,异口同声。《韩非子·孤愤》:“朋黨比周,相與一口,惑主敗法,以亂士民。” | 详细» |
群口铄金:1。 | 详细» |
畏口慎事:说话谨慎,做事小心。宋 苏轼《答吴子野书》之二:“近日始畏口慎事,雖已遲,猶勝不悛也。” | 详细» |
结舌钳口:见“結舌杜口”。 | 详细» |
鸡口牛后:《战国策·韩策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意思是宁可在小者之前,不在大者之后。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人支配。 | 详细» |
异口同辞:同“異口同聲”。唐 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細問其磧北事,皆異口同辭。” | 详细» |
赞不絶口:不住口地称赞。《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洞賓 不假思索,信筆賦詩四首……字勢飛舞,魏生 贊不絶口。”《平山冷燕》第四回:“﹝衆官﹞都贊不絶口道:‘真是天生奇才!’”亦作“贊口不絶”。《三侠五义》第六一回:“丁大爺 聽了,越想越是,不由的贊口不絶。” | 详细» |
虎口扳须:比喻冒极大的危险。《再生缘》第五五回:“咳!如今也不用説了。酈老師 縱是 麗君,我也不敢往虎口扳鬚,龍頭鋸角。”一本作“虎口拔鬚”。 | 详细» |
虎口拔须:见“虎口扳鬚”。 | 详细» |
苦口恶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孫 之愛我,疾疢也;孟孫 之恶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后因以“苦口恶石”比喻逆耳而中肯有益的规劝。《周书·萧詧传》:“苦口惡石,想勿余隱。” | 详细» |
蜜口剑腹:犹言口蜜腹剑。谓嘴甜心毒。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 之蜜口劍腹,賈似道 之牢籠言路,合而爲一,其患可勝道哉。”明 尹直《蹇斋琐缀录》卷一:“﹝ 徐有貞 ﹞私報 商先生 云:‘我無奈何回護,只得置足下於末。’其亦可謂蜜口劍腹者歟?”参见“口蜜腹劍”。 | 详细» |
赤口烧城:见“赤舌燒城”。 | 详细» |
矢口猖言:犹言信口胡说。清 魏源《<书古微>序》:“安國 佚書較 伏生 更多三十篇,不止十六,何以 史遷 問故,不傳一字,而 衛、賈、馬、鄭 傳古文者,即十六篇亦不傳一字乎?矢口猖言,不顧其後,其不可信者二。” | 详细» |
赞口不絶:见“贊不絶口”。 | 详细» |
爱口识羞:怕羞不肯开口。《石点头》第十四回:“这事关係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説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躭误。”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