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字旁的字(26个) | 详细 |
---|---|
魊:[ yù ]同“蜮”。 | 详细» |
魋:[ tuí ]1.古书上说的一种毛浅而赤黄、形似小熊的野兽。2.姓。 | 详细» |
魍:[ wǎng ]〔魍魉〕也作蝄。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现多用来比喻坏人。魉(liǎng):魑(chī)魅(mèi)~。 | 详细» |
魈:[ xiāo ]见〖山魈〗。 | 详细» |
魖:[ xū ]古书上指能使财物虚耗的鬼。 | 详细» |
魇:[ yǎn ]梦中惊叫,或梦中觉得被什么东西压住不能动。 | 详细» |
今日推荐2025-04-07 02:39 | 详细 |
---|---|
开诚布公: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竽赠李相士》诗:“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 详细» |
一而二,二而三: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 详细» |
与时偕行:变通趋时。 | 详细» |
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 详细» |
败德辱行:败坏道德,行为不光彩。 | 详细»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 《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