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用因材施教造句大全

成 语因材施教  4字成语2025-05-14 08:30
拼 音yīn cái shī jiào -  
解 释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因的笔顺 材的笔顺 施的笔顺 教的笔顺
造 句1、李老师善于因材施教,指导同学们利用自己身上的长处弥补不足。
2、老师要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老师们在教学中,能够针对每个同学的特点因材施教
4、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5、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同学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6、这样,老师就有几年的时间来观察学生,因材施教
7、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一条教学原则。
8、教师应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
9、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予以因材施教
10、李老师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总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11、学生程度良莠不齐,老师不宜等而观之,宜採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来教导。
12、蒋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不但讲得深入浅出,而且还注意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这批学员良莠不齐,要因材施教才行。
14、孔子是历史上最早实行因材施教理念的教育家。
15、作为优秀教师,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例 句教师应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以便~。
反义词一视同仁 
近义词因性施教 对症下药 
出 处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别类分门;因材施教。”
释 义
  • 【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 【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示例】: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以便~。
翻 译to teach in line with the student's ability
今日推荐详细
东闪西挪: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详细»
兴灭继絶:谓使灭绝了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语出《论语·尧曰》:“興滅國,繼絶世。”《汉书·代孝王刘参传》:“元始 二年,新都侯 王莽 興滅繼絶,白太皇太后,立 年 弟子 如意 爲 廣宗王,奉 代孝王 後。”《晋书·刘颂传》:“敦興滅繼絶之義,故國祚不泯。”《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庶不負朝廷伸義討賊,興滅繼絶之初心。”详细»
鲁莽灭裂:形容做事粗鲁草率。 《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鲁莽,治民焉勿灭裂。” 灭裂:草率。详细»
负薪构堂:指继承先人德业。详细»
一时半晌:指很短的时间。详细»
坑绷拐骗:指以欺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亦作“坑蒙拐骗”。详细»
在线字典|成语大全|在线词典
CopyRight © 2020-2025 字典在线查字 All Rights Reserved.
shantupian#163.com(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