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置可否造句大全 | |
成 语 | 不置可否 4字成语2025-04-12 12:31 |
拼 音 | bù zhì kě fǒu - |
解 释 | 不明确表态,既不说对,也不说不对。 不的笔顺 置的笔顺 可的笔顺 否的笔顺 |
造 句 | 1、对于母亲的话,我们姐妹二人都不置可否。 2、做领导的要敢于坚持原则,处理问题决不能不置可否。 3、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决不能不置可否。 4、他对这起事故的处理方式不置可否。 5、他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叫人不知该怎么办。 |
例 句 | 1. 他对这起事故的处理方式~。 |
反义词 | 斩钉截铁 泾渭分明 旗帜鲜明 |
近义词 | 模棱两可 模棱两端 不置一词 不置褒贬 |
出 处 | 宋·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
释 义 |
|
翻 译 | be noncommittal; decline to comment; make no comment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攫为己有:攫:夺取。有强行手段夺取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 详细» |
革凡成圣:革除凡习,成为圣哲。 | 详细» |
波流茅靡: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 详细» |
潜踪蹑迹:指藏匿行踪。 | 详细» |
七拉八扯:1.指漫无边际地闲谈。 | 详细» |
史不絶书:史册上不断有这类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事情。《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絶書。”刘大年《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第一次正式记录 台湾 历史的,是 三国 吴 人 沈莹 的《临海水土志》。往后史不绝书,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