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用举一反三造句大全

成 语举一反三  4字成语2025-04-05 02:15
拼 音jǔ yī fǎn sān -  
解 释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举的笔顺 一的笔顺 反的笔顺 三的笔顺
造 句1、由此可举一反三,拓展我们的视野。
2、我们学习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现代汉语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们就能举一反三,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
5、凡事能举一反三,正是他学习快速的原因。
6、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对所学知识会举一反三,敢于革故鼎新,善于古为今用,并且有群策群力的合作意识。
7、小明反应相当敏捷,只要老师教过的,他都能举一反三
8、只有学好基础知识,做到深根固柢,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9、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0、是想着上京找人“摆平”,还是严肃处理、举一反三
11、我们做题时要仔细认真的做,直道自己能举一反三
12、他深入钻研,终于达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地步。
13、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应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14、小明学会了一种解题方法,举一反三,他又做会了好几道类似的题目。
15、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6、我们做数学题应该学会举一反三
17、对学过的知识,经常举一反三,就能悟出新知识。
18、峦头理气互扣,举一反三,环环相接。
19、如果真正掌握了这一课老师讲的内容,那么你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0、歷史虽然漫长,但兴亡之理如出一辙,举一反三,虽百代可知。
例 句现代汉语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们就能~,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
反义词囫囵吞枣 生吞活剥 食古不化 不求甚解 浅尝辄止 
近义词抛砖引玉 贯通融会 问牛知马 融会贯通 一隅三反 以微知著 触类旁通 一举三反 闻一知十 
出 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释 义
  •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 【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示例】: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翻 译draw inferences about other cases from one instance
今日推荐详细
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详细»
东穿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同“东奔西撞”。详细»
可操左券: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立约的人各拿一片,左券常用作索偿的凭证。“可操左券”比喻成功有把握。详细»
罗织构陷:罗织:收集编造;构陷:用虚构的罪名去陷诬人。形容千方百计地陷害别人。详细»
不刊之说: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详细»
异口同辞:同“異口同聲”。唐 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細問其磧北事,皆異口同辭。”详细»
在线字典|成语大全|在线词典
CopyRight © 2020-2025 字典在线查字 All Rights Reserved.
shantupian#163.com(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