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混淆是非造句大全 | |
成 语 | 混淆是非 4字成语2025-05-19 13:10 |
拼 音 | hùn xiáo shì fēi - |
解 释 | 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混的笔顺 淆的笔顺 是的笔顺 非的笔顺 |
造 句 | 1、当时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你不要在这里混淆是非了。 2、我们对混淆是非的人应该坚决批评打击。 3、小钟那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作法是不对的。 4、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痛斥那些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人的真正目的。 5、这件事,我们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不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6、你不能再挑拨离间,混淆是非了,咱们班已经够乱的了。 7、该政府抛出一个混淆是非的声明,竭力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辩解。 8、这个问题如果采取这种错误处理办法,实际上是混淆是非,打击了群众。 |
例 句 | 这个问题如果采取这种错误处理办法,实际上是~,打击了群众。 |
反义词 | 泾渭分明 是非曲直 明辨是非 正本清源 是非分明 黑白分明 |
近义词 | 混淆视听 良莠不齐 混淆黑白 指鹿为马 颠倒黑白 颠倒是非 倒打一耙 识龟成鳖 |
出 处 | 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混淆是非。” |
释 义 |
|
翻 译 | to confuse right and wrong |
今日推荐 | 详细 |
---|---|
扶危济困:扶助处境危急的人,救济生活困难的人。也说扶危济急、扶危救困。 | 详细» |
应声虫:比喻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的人。 | 详细» |
入门问讳: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 详细» |
借客报仇:帮助别人报仇。 | 详细» |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详细» |
补苴罅漏: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补苴(jū):补缀;罅(xià):裂缝。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