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辞字的成语大全 | 详细 |
---|---|
辞赋风骨: | 详细» |
絶妙好辞: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 嘗過 曹娥 碑下,楊脩 從。碑背上見題作‘黄絹幼婦,外孫韲臼’八字。魏武 謂 脩 曰:‘解不?’答曰:‘解。’魏武 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 乃曰:‘吾已得。’令 脩 别記所知。脩 曰:‘黄絹,色絲也,於字爲絶。幼婦,少女也,於字爲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爲好。韲臼,受辛也,於字爲辭。所謂絶妙好辭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唐 苏颋《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銜悽固託,撫疾何成,愧不得絶妙好辭,披文而相質耳。”亦作“絶妙好詞”。元 张雨《满江红·玉簪》词:“待使君絶妙好詞成,須彈壓。”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凡讀傳奇而有令人費解,或初閲不見其佳,深思而後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絶妙好詞。” | 详细» |
今日推荐2025-05-15 10:23 | 详细 |
---|---|
了然无闻:了然;完全。 完全没有听见。 | 详细» |
广文先生:1.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 | 详细» |
碧空万里:万里:指面积大,距离长。形容天气晴朗。 | 详细» |
力排众议:竭力排除各种意见,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 详细» |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有时也比喻别有用心。 | 详细» |
目攋耳染: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