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带神字的成语大全

详细
悴力:指竭尽心力。详细»
问卜:迷信的人遇有疑难,求神鬼帮助,或靠卜卦解决。详细»
关注:指一心注意。详细»
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详细»
灌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详细»
刻骨:犹铭心刻骨。指感受深切。详细»
乱志:指思想受到迷惑扰乱。详细»
人逢喜事精: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详细»
共愤: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详细»
共嫉:人与神都憎恨厌恶。 极言民怨之甚。详细»
同嫉: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同“人神共嫉”。详细»
人怨:形容民愤极大。详细»
肉跳: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同“肉跳心惊”。详细»
安气集:精神安定,气息凝集。详细»
兵天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详细»
不附体:形容心神不定。详细»
不收舍:神魂离开了身体,比喻丧魂失魄,心神不安定。 同“神不守舍”。详细»
不守舍:指心神不定(舍:这里指人的躯体)。详细»
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详细»
不知鬼不觉:形容做事极为隐秘,别人一点也不知道。详细»
今日推荐2025-02-24 05:14详细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 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详细»
厚貌深文: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 同“厚貌深情”。详细»
抛戈弃甲:扔掉兵器和铠甲。形容军队失败而逃的狼狈相。详细»
使智使勇:使:用。 用人所长,以收其功。详细»
矢口狡赖:死也不肯承认。详细»
格物致知: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详细»
在线字典|成语大全|在线词典
CopyRight © 2020-2024 字典在线查字 All Rights Reserved.
shantupian#163.com(发邮件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