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您的位置:汉语字典>知识问答>教育>正文

《心居》:顾家开的四次小会,戳穿了多少中国家庭的“假和睦”

人气:150 ℃/2022-08-25 06:43:36

中国人常说的一个词叫“阖家欢乐”,能在空闲之余,召集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开开心心吃个饭、聊聊天,场面算得上是热闹又和睦。

可是到了饭桌之下,很多人的攀比心开始作祟:有房的挖苦没房的、结婚的嘲笑单身的、有钱的瞧不起没钱的,这种情况,可不在少数。

比如近期热播的《心居》,一家人刚出场围绕买房上演的戏码,就营造出了满满氛围感,将观众立刻带入其中。

顾家人在饭桌下的四次“开小会”行为,更是令网友直呼太现实,狠狠戳穿了中国家庭的“和睦”真相。

01 一个大家,两个“小家”

故事一开始,海清扮演的冯晓琴就执意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她当下的生活状况是:从外地嫁到上海,结婚时便听从老公意见,辞职回家相夫教子,于是冯晓琴做了8年全职家庭主妇。

和顾磊的父亲、奶奶住在一起,她每天要负责一家老小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时间长了,这大家子人倒是习惯了被伺候,冯晓琴却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在她看来,房子是一个人的脸面,商品房、经适房、拆迁房,买什么样的房子,就是什么样的人,租房的,更像是无根的浮萍。

冯晓琴嫁到上海几乎一无所有,所以于她而言,房子更像是里子,她做梦都想在上海买套房子,似乎有了房子,才有立足的底气。

于是即便没有钱,她也到处看房,最终看上一套60多平的二手房,需要200多万。

与此同时,童瑶饰演的大姑姐顾清俞也看上了一套房,但是顾清俞的生活消费水平可和冯晓琴不一样:

她开口就是七八亿的项目,一单能赚800万,连钻石项链这种贵重的东西,都能直接放在家门口的信箱里。

所以她看上的房子,2000多万,顾清俞不愁钱,只是没结婚,不符合买房政策。

不过冯晓琴并不知情,决定买房的那一刻,她第一反应就是激动地打电话给老公,让他问姐姐顾清俞借个百八十万付首付。

正好碰上了顾清俞的生日,冯晓琴可是表现得十分殷勤,她亲手织了一条围巾,知道顾清俞平常都穿大牌,还专门花了3块钱,买了个假的名牌标别在围巾上。

结果没料到做了一桌好菜,本来想在饭桌上完成借钱一事,顾磊刚开口,顾清俞却一句“不好意思,可能不行,我也要买房”,让弟弟弟媳无话可说。

其实顾清俞早就看穿,买房是冯晓琴的意思,饭后,她直接把把弟弟顾磊叫到阳台,不是解释不借钱的理由,而是问弟弟:你想不想我借?

很明显,即便顾清俞买房,100万对她而言并不是个大数目,她能拿得出来,但为什么不借呢?顾家父女三人到卧室开了个小会。

顾清俞非常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是弟弟想买房,她绝对二话不说就借,但如果是冯晓琴的主意,她就不想借。

还嘱咐让爸爸也不能借。

这样的态度,要说没有点个人偏见在里面,说不过去,的确,在顾清俞收到生日祝福的时候,她早就表现出了对冯晓琴的不友好。

冯晓琴发信息称呼她“阿姐”,顾清俞碎碎念:明明比我大,冯晓琴祝她36岁生日快乐,顾清俞有点生气:生怕别人不知道我36岁吗?

几句简单的祝福处处挑理,顾清俞对这个弟媳妇的不满意,就差写在脸上了。

连冯晓琴都能感受到,顾家还拿她当外人。

不过冯晓琴也在厨房跟自己的亲妹妹开小会,她道出想要买房的真实原因:

伺候公公,还伺候公公的老娘,一年365天无休,况且顾清俞身为亲姑娘,回家什么活都不干,她难免心里也有不平衡,也想要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其实这一点,顾清俞心里有数,她不想借钱让冯晓琴买房子,就是怕没人管老人。

所以两人在楼下告别之时,她还专门说了几句“这个家没你不行”之类的客套话。

冯晓琴也变得场面起来:“你平常没少贴补家用,我们出点力气,是应该的!”

可讽刺的是,顾清俞搬出去住,自己花钱雇着保姆伺候,都不愿意花钱为家里老人雇个保姆,想拴着冯晓琴不放。

转身之后,两人立刻变脸,用“各怀鬼胎”来形容当时的场面,一点不为过。

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但冯晓琴始终只把妹妹当亲人讲心里话,而顾家人,也从来没把冯晓琴这个儿媳妇当自家人。

明明是一个家,却形成了两个小团体,互相之间,总是算计着、提防着。

02 看似全员关心,实则都在演戏

冯晓琴见大姑姐、公公都不愿意借钱买房,就玩了个离家出走,意在让这家人明白自己的重要性。

的确,她这一走,顾家乱成一锅粥。

顾磊赶紧打电话求助姐姐顾清俞,于是趁着冯晓琴不在,顾家又一次开小会,拿出了第二套方案,甚至还有应急方案。

首先,顾清俞为了稳住这个免费的“保姆”,同时不让她触及到顾家的利益,她想出一个办法,拿孩子上学跟冯晓琴说事。

顾清俞大方表示,可以拿出自己名下一套学区房,加上自己父亲的名字,这样孙子以后上学也就不用发愁了。

同时她不忘提一嘴自己的“大公无私”:“这样就可以用我的几十万,省掉你们买房70多万的利息!”

可冯晓琴的心思哪里在这里,说白了,孩子上学是重要,但冯晓琴想要落户上海才是她当下最明确的诉求,她当然不答应。

于是顾家就找来了顾清俞的姑姑和大伯母,表面上看,老人们是来串个门的,大伯母还假模假样热情询问冯晓琴:怎么突然要买房?买哪里?

但是姑姑和大伯母之间打配合,实在太明显:

姑姑借着教育顾磊“先不说买房子需要一大笔钱,你考虑过你爸爸跟你奶奶吗?你们报搬出去了,他们怎么办?”,实则把话说给冯晓琴听。

大伯母又赶紧配合:“买哪个地方的房子?”,当顾磊说“不远”的时候,姑姑又说话了:即便一碗汤的距离,汤端过来也会凉的。

总之,话里话外就是阻止冯晓琴买房子,冯晓琴也听出来了,于是大发雷霆,流着眼泪道出自己的8年之苦。

这才劝退了两位“援兵”。

没有人真正站在冯晓琴的角度,抱着一颗对儿媳妇帮忙照顾老妈的感恩之心,个个想的都是:能占便宜,就占便宜。

03 即便有血缘关系,“分家”后都是竞争对手

前一秒顾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们还在齐心劝退“外来”儿媳,后一秒事儿落自家头上,一个都不示弱。

顾清俞大伯家的儿子顾昕,为了攀高枝,抛弃了相恋多年的女友,大伯母第一眼见人家姑娘,还嫌个子矮。

结果一听说对象的父亲是个局长,马上喜笑颜开,两家很快买房、结婚。

在顾家的家庭大聚会上,大伯母高调宣布儿子要结婚的消息,还不断炫耀着他们的新房有多豪华,连在家里说话都有回声。

亲戚们边吃饭边附和着,推杯换盏、送上祝福,其乐融融。

而得知顾清俞姑姑家,为了筹钱让女儿念书,决定用大房换小房,匀出一些差价后,大家决定,一起去实地考察,帮忙参谋参谋。

没想到,这一看房,大伯母还越来越得瑟,故意邀请大家到儿子的新房参观,还让各位提提意见。

冯晓琴此时看出了顾昕未婚妻的家底,马上上前巴结: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得空请她帮自己的妹妹、老公留意工作。

之前冯晓琴还为了一家人能在上海立足,想把妹妹茜茜介绍给顾昕,哪不知晚了一步。

而晚上吃完饭,大伯母跟顾清俞的父亲开起了小会,目的是啥?想把冯晓琴的妹妹茜茜借过来,给自己儿子儿媳当保姆。

明面上说着待遇肯定不比外面的保姆差,但这可是明摆着把自家亲戚做分级,言外之意,在她眼中,冯晓琴的确一直是顾家的保姆,所以她妹妹也做保姆,不足为奇。

此时的冯晓琴,看着妹妹受委屈,马上转变态度,刚炸好的春卷,故意不让大伯母碰。

一家人的相处当中,更多的并不是互相帮助,而是都抱着一种心态: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

04 第四次小会:顾清俞把弟媳当贼防

好不容易公公决定借出50万,冯晓琴交了定金,定下了这房子。

结果一次酒后的误会,却让夫妻俩走到开口提离婚的地步,冯晓琴喝多了去洗脚城,史老板好心搀扶,结果顾磊一看吃醋了。

回家就发飙,冯晓琴为了给他个“下马威”,第二天直接收拾行李想要走人。

而不得不承认,还是女人懂女人,顾清俞接到父亲的求助电话时,直接戳穿冯晓琴的心思,她就算是为了孩子在上海的学校,也不会那么轻易回老家。

果不其然,顾清俞刚赶到想劝架,人家两口子已经和好了。

不过这次吵架,顾清俞实在有点受不了弟弟的“无能”,而且眼看冯晓琴已经跨出买房这步,她实在不放心。

于是笑着跟冯晓琴打了招呼之后,赶紧拉着弟弟、爸爸,又进了房间。

说来每次冯晓琴和顾磊吵架,爸爸就着急,老人家一着急,就打电话给顾清俞,这也是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生活。

眼看冯晓琴买房她也拦不住了,只能给顾磊几个忠告:因为冯晓琴精明,顾磊必须在房产证上有名字;家里有多少钱也得心里有数。

顾清俞最担心的一点是,冯晓琴的妹妹现在已经赖在顾家过活,要是搬出去以后,再把她弟弟接来,那一家人的日子真是无法想象。

用句不好听的话讲,顾清俞一面笑对冯晓琴,一面把她当贼一样防,冯晓琴当然心灰意冷,直接转头拿行李箱走人。

楼梯间的一争执,顾磊摔了下去,头撞玻璃,意外去世,酿成悲剧。

至此,顾家彻底将冯晓琴8年的付出清零,而冯晓琴满心委屈,她觉得这件事的导火索,明明是顾清俞那番刺痛人心的话。

看到这里,观众为这家子人叹息,这下,房也别买了,连日子怎么过都是个事儿。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很多时候,这些矛盾和困难,完全是内部制造的。

冯晓琴为什么宁愿甘当“保姆”、天天埋怨老公,也不愿意离婚,因为她知道,以她的条件,想要找一个非常优秀的上海男人,不容易。

她又为什么宁愿低头借钱,也要买房,因为她知道,在大城市,房子,就是一个人的里子。

每次家人、亲戚来吃饭,众人喝茶聊天,冯晓琴一个人忙里忙外做饭,她忍;顾清俞常常话里话外点她暗示她,她也忍。

在中国的家庭,无论生活处于富裕还是贫穷的状态,在大多数人面前,大家都会客客气气、笑面相对,以示自己的友好,也让身边人看到自己家庭的幸福美满和睦。

但实际上,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内心丑陋的一面展现在众人面前,来凸显别人的生活有多么幸福,自己的生活有多么不堪。

即便是家人,也会私下互相议论、互相提防,生怕别人比自己过得好、过得幸福。

可他们却忘了,生活里,要学会抱团取暖,才能更快进步。

有句话说得好:一家人之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什么是黎锦?

    [拼音]:Lijin[外文]:brocade of Li nationality中国海南岛黎族人民创制的织锦。沿革《后汉书·南宝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公元前...

    工程 浏览:964次
  • 你的家乡在哪里 盛产什么水果 请你写下来

    你的家乡盛产哪些水果?它有什么特点?请抓住它的一两个特点说一说。增城荔枝,现选择几种主要荔枝品种简介如下:1、三月红5月上、中旬果熟。熟时果皮鲜红色,较厚而脆。...

    学习 浏览:395次
  • 高考日语专业,会影响大学专业选择嘛

    当然会有限制你高考后会发一本教育与测量的生源计划书上面院校与专业注有*号的就是外语只接受英语考生的你既然选择了日语你就可以报考外国语言文学日语专业啊...

    教育 浏览:421次
  • 兄贵、兄贵控是什么意思

    兄贵,来源于日本,大‌‌‌‌‌‌‌哥的亲密称呼,类似于港台腔的大佬。是日语[あにき]的标准中文翻译。常用来形容肌肉发达,使人很有安全感的霸气基佬猛男。控,特指的...

    流行文化 浏览:990次
  • 什么样的女人酒量最好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饮酒后,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失去控制。女性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和男性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相同,女性的自我控制力是男性的3倍。虽然在现实生活中,...

    教育 浏览:400次
  • 与什么为邻

    什么什么为邻只有以下三个成语符合要求:1、与鬼为邻:与鬼做邻居。形容离去世不远了。出处: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2、以德为邻...

    学习 浏览:657次
  • 在线字典|在线词典|成语大全
    CopyRight © 2020-2024 字典在线查字 All Rights Reserved.
    shantupian#163.com(发邮件请将#更改为@)。